logo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学校要闻

打造“学生成长、家长放心,社会满意”职教品牌

日期:2019-06-30
来源:内江日报
【字体:
浏览次数:868

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打造“学生成长、家长放心,社会满意”职教品牌

6月11日,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四川省选拔赛在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全省16个市州、58所院校的297名青年选手参赛。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奉好、范美健、刘炳获得好成绩。

奉好同学参加车身修理项目比赛,成功夺得第三名,顺利进入四川省集训队备战车身修理项目全国选拔赛。

在汽车喷漆项目的比赛中,范美健、刘炳同学沉稳应对,精准操作。经过色觉测试、门板修复、银粉调色三个模块的激烈角逐,从各市州众多优秀选手中脱颖而出,范美健同学获得第五名,刘炳同学获得第十二名。

他们,是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的代表,是该校打造“学生成长、家长放心,社会满意”职业教育品牌结出的累累硕果。

近年来,内江高级技工学校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技能大赛为契机,突出职业技能导向,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形式的改革,不断推进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

常态训练


质量篇:

理念融入实践,打造“中国工匠”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相长”的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领导重视督训—教师精心指导—学生刻苦集训”的常态备战模式。在市赛、省赛、国赛中,每年都有选手参加。

今年1月8日,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四川省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在成都圆满落幕。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师生积极参赛,不惧21个市州的强手,师生参赛7个项目,共夺得奖牌13块。其中,2017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孙家强同学在2018年夺得动画片制作项目一等奖第一名后,再次荣登榜首。

据了解,该校选手在网络布线、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项目获二等奖;网络搭建及应用、车身涂装(涂漆)、车身修复(钣金)项目获三等奖;大赛新增的教师参赛项目,骨干教师谢政和刘小琴参加网络搭建及应用项目教师赛,获得省二等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来,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师生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争一流,以攻坚克难的拼搏在无数次全国、省、市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

2009年到2013年,该校学生连续三届获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团体一等奖;2011年学校学生荣获四川省技工院校技能竞赛“工具钳工组”二等奖;2012年学校学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淮北杯”技能大赛“煤矿安全项目”优秀奖;在2016年内江市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6人、二等奖13人、三等奖11人,优秀指导教师奖15人;2016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四川选拔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获得三等奖2个;2016年12月,在四川省教育厅、人社厅组织的全省中职学生技能比赛中,该校学生获得信息类数据恢复、会计等项目省三等奖3人次。

2016年,该校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微课、专业课、技能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汽修专业邓军、吴杰两位青年教师获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教师技能竞赛三等奖;语文教师卢莉参加全国职业院校说课比赛获得二等奖;机械专业老师赵爽、信息类教师高向蔚参加全国职业院校说课比赛获得三等奖;教师王云鹏参加第六届全国技能大赛四川选拨赛获数控车工二等奖。


奉好参加“世赛”选拔赛

学生在技能上打造“中国工匠”,专业教师在教学上打造“狮群团队”,正是学校常态化“一级备战”的高强度训练结果。“中国工匠”需要拼搏精神、团队奉献、职业坚守,内江市高级技工校以老带新,新中出精,给出了让学生成才的最好答案。

学校狠抓高考工作,年年创新高,届届有突破,高考成绩赢得了主管部门肯定。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全省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率达96%以上,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专科以上上线率达100%;今年,付飞扬、孙家强、蔡莹、刘雨等同学分别被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录取。

技工校多元化培养学生,润物无声育得百花盛开春满园。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校师生获得的无数荣誉,正是学校一直坚持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相长”的教学改革结出的累累硕果。人们常说,职业教育没有人生彩排,没有缓冲带,直接推出的是人才,是鲜花,是硕果。

管理篇:

学以致用,打造人才“一条龙”输送

2015年1月,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成立。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由原内江市第一职业中学、第六职业中学、市技工学校整合而成,隶属内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组建后的高级技工学校坚持“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办学方向,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着力塑造“学生成长,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高级职业教育品牌。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近年来,学校坚持改革促发展,聚力创新高的管理目标,激活师生活力,创新推出多重举措——

教法改革突出适用性。在教师中推广“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教、学、做”合一;

课程改革注重方向性,在教学中开设就业班、升学班,中级工、高级工的“特色培养”,实时调整课程,增加选修课;

师资队伍推出一体化,选送教师参加“国培”“省培”,教师定期到企业、公司实践,突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2016年11月,学校派吴杰老师赴德国参加中职学校骨干教师理实一体化培训;

构建竞争平台狠抓创造性,按照“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学校有竞赛”的思路,以竞赛促教学,促教改;以教改推高教学,推高成果。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各类竞赛,实现了师生在各类赛事上获奖等级、获奖人数的历史突破。

此外,学校加强校企合作,依托重点专业、特色项目的优势,分别与重庆北汽集团、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富仕康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长征宝马、四川智能168公司等20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合则生,守则死”成为学校突破职业学校瓶颈最具活力的发展宝典。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研究确定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师资建设和培训实习方案等。从此,招生有市场,学生有就业、企业有人才。“人才输送链条运转灵活有保障。”如今已经成为成都某大型公司CEO的罗勇先生说。

近年来,亲密的校企合作让学校毕业生和学员就业率达到95%,就业稳定率达到85%以上,专业对口率达到83%以上。学校正在探索的“高端就业”“海外就业”也初见成效。学校每年培训各类在岗人员6000多人次,鉴定初、中、高级工5000多人,已连续三年被评为“年度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煤矿安全培训先进单位”“四川省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集体”。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中厂”“厂中校”成为学校的亮丽的风景线。

目前,学校搭建了人才成长立交桥,与四川理工大学、内江师范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联办了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电子商务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大专班,成为“1+1大于2”的办学经典。

师德篇:

以高尚情操塑造人 育得桃李满天下

在人们眼中,职业类学校往往是“双差生”学校的代名词。但是,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的老师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让一批又一批处在成长低谷期的学子们走向人生的高峰。

6月26日,数学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黄春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职业校的孩子往往基础差,行为规范性差。但是,只要用心带、耐心帮,全心教,一样能输送优秀人才。


校园一角

小邱是2016级学生,目前考上了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是多个社团的负责人,也是爱心志愿者。黄春燕介绍,小邱初进学校时,基础差,情绪低落,爱抵触,黄春燕老师把他当自己的儿子看,渐渐地温暖了小邱的心。通过近两年的发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向家长、向社会交了满意的答卷。

在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这样的故事还很多。一名从藏区来的孩子经过几年学习,在黄春燕老师的关爱下,立志成才、报效社会,成为了当地一名优秀的公务员。

正是众多像黄春燕一样优秀的老师,才教育出一届又一届德技兼修的优秀学生。“老师是心灵的航标灯,用光明照亮一艘艘航船前行的路。”成都九阵科技股份了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罗勇说起母校培育,由衷感慨。据了解,罗勇在成都创业16年,目前公司有300多名员工,已是业界知名企业。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多年来,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精深的知识教育人,育得桃李满天下。

2018年7月6日,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曾兵收到一封来自凉山州金阳县向岭乡下寨村的感谢信。写信人是到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参加过汽车维修技术(培训)的金阳县扶贫脱困技术培训学员张石格,他与该批学员在内江参加培训的三个月期间,得到老师和学校领导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们难以忘怀。

“一帮一”专班是四川省人社厅贯彻落实脱贫攻坚战略,实施深度扶贫的创举。在市人社局的领导下,学校承接对口凉山州金阳县的专班培训,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让学员们学有所成,成有所就,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达到“学成一人,脱贫一户”的脱贫目标。

多年来,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始终坚持“别人不收的学生我们收,别人嫌弃的孩子我们要”的教育理念,以父母般的呵护,亲人般的慈爱,塑造“学生成长、家长放心,社会满意”新时代职业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