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朱发波:发扬钉“钉子”精神
当好为民服务“勤务兵”
2021年6月,内江市高级技工学校教师朱发波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由内江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威远县镇西镇梧桐村担任驻村干部。1987年出生的他在驻村两年工作中,发扬钉“钉子”精神,磨炼了意志,增强了能力;他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初心,当好为民服务“勤务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驻村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书写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代美丽画卷。
图为:朱发波(左一)与村党支部书记研究村务工作
建强基层党组织 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驻村以来,他在提升自己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的同时,更加注重党建在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方面的引领作用。他会同村“两委”利用周工作例会、“主题党日+”、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认真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川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及中央和省市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他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职能,利用驻村干部身份,积极培养村级党组织后备力量,2022年度协助村党支部发展党员4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名,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梧桐村的上空。
图为:朱发波(右一)指导入党积极分子撰写入党申请书
认真履职尽责 推进强村富民
两年来,他走遍了梧桐村的家家户户。每到一户,都与群众促膝谈心,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全面掌握村情民意。组织帮扶干部对已脱贫户和“三类人员”做好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坚持每月入户走访掌握家庭收支和生产生活变化情况,制定并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帮助整治室内外环境卫生,力所能及地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以真情换取群众的真心。
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他会同村“两委”对梧桐村存在的短板、弱项进行深入分析,制定了梧桐村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结合梧桐村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确定了青花椒、沃柑、畜禽养殖为主导产业。以合作社带动农户的方式发展青花椒产业,全面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确保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近两年,村集体已累计实现收益35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得到进一步壮大。
图为:朱发波(右二)和村党支部书记、村纪委书记在沃柑种植基地调研
发挥先锋作用 助力疫情防控
在内江2022年“9·08”、“11·16”疫情期间,他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作用,主动下沉基层助力疫情防控,带头亮明身份、冲锋在前,坚守梧桐村,开展卡点值守、核酸采集扫码登记、上门核酸检测、入户排查、运送防疫物资、准备防疫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等,充分发挥驻村干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驻村干部,他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在村上,哪里有需要他就到哪里去,哪里缺人他就去哪里。
图为:疫情期间朱发波(右一)陪同医生入户进行核酸采集
紧扣工作重点 提升治理水平
对照内江市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办法要求,他认真履职尽责,协助完成村“两委”班子建设,量化党员日常管理业绩评定和民主管理等工作,落实“三会一课”和“四议两公开”制度,加强村务监督,促进公平公正。推动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坚持扶志扶智,规范完善村规民约,革除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村级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图为:朱发波(右二)与驻村工作队、村干部讨论村规民约
发挥自身优势 为民办实事
按照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要求,他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精心策划,组建宣讲小分队,利用群众会、院坝会、庭院会等形式,持续深入开展巩固衔接和强农惠农政策宣讲。两年来梧桐村发展九叶青花椒600余亩,沃柑300余亩,豌豆尖400亩;新建高标准农田600亩,生产便道12公里,改造和新建山坪塘22口;实施亮化工程,村主干道安装便民太阳能路灯72盏。他还助力梧桐村评为省级六无平安村、市级四好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市级廉洁细胞村。全面提升了人民的获得感、文明感和幸福感。
驻村期间,他还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购置米、面、油等慰问物资向困难群众发放;慰问百岁老人和老党员,让群众感受到来自帮扶单位的关爱和温暖。
图为:朱发波(左一)跟进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两年来,他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的训导,扎根基层,发扬钉“钉子”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担当和使命,老百姓都称赞他是为民服务的“勤务兵”。朱发波的驻村工作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认可和高度评价,被中共威远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驻村干部。
如今的梧桐村是农业产业强、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纯、乡村治理安、农民增收富。
图为:如今的梧桐村